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深度·故事·历史 > 正文
还原许家印
2011年11月07日 深度·故事·历史 ⁄ 共 9269字 暂无评论 ⁄ 被围观 4,150 views+

“各种眩晕扑面而来”,皇马门将卡西这样形容广州8月的酷热。尽管如此,2011年8月3日,在皇马与广州恒大开战前一个半小时,能容纳6万名观众的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已是座无虚席。

广州恒大的老板许家印也在这6万名观众之中。如果不是他的命令,可能根本不会有这场比赛:此前,恒大教练李章洙以与联赛有冲突为由,一口拒绝了这场友谊赛。

两天前,8月1日晚上,许还在包厢里和北京市的领导一起观看了恒大与国安的比赛,那也是他入主恒大以来首次督战客场,比赛结束才2个小时,他便用私人飞机将恒大球员从北京星夜接回广州“赶场”。

中超身价最高的老板,只是许的头衔之一,他更显要的身份是恒大地产董事局主席。恒大2009年在香港成功上市后,他曾一度问鼎中国内地首富。而在2011年9月8日出炉的“2011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他以396.4亿人民币身家位列第6,在地产界则排名第1。

足球圈里的鲶鱼

许家印并不是唯一热衷足球的地产商,根据《第一财经日报》的统计,目前中超16支球队中,只有3支球队没有地产背景。

地产商们玩足球,自然是看中了足球的广告效应。胡葆森的建业集团投资足球超过十年,他曾笑言,靠河南建业俱乐部,建业集团在二、三线城市省了大笔广告费。

而许家印高举支票簿,杀入地产商云集的足球圈时,姿态更像是个“闯入者”。

2010年3月1日,许家印宣布恒大地产斥资1亿元人民币,以100%控股接盘广足俱乐部时,曾被戏称“人傻钱多”,此前广州队因两次被查出“买球”而遭勒令降级。1个亿,当时足以将全部国脚悉数买下。据业内人士透露,广足的前东家广药,在此前4年间总共才投入了2亿元。

资本很快便展示了自己的力量,用百万年薪挖来郜林、郑智、孙祥三名国脚级球星后,广州恒大以2010中甲联赛冠军的身份重回中超赛场。

等到2011赛季,“闯入者”许家印则彻底进化为“搅局者”:5000万打造中超有史以来最奢华、最昂贵的开幕式,10名新老“国脚”加上知名外籍教练李章洙,320万欧元签下克莱奥,350万美元引来穆里奇,大动作不断。而三赴巴西,用1000万美元将巴西甲级联赛MVP孔卡招至麾下,更是让此前已经蒸汽氤氲的媒体热潮冲至沸点,这位身着恒大15号球衣的中国足球史上“第一身价”外援,甚至引来了美联社的注目。

除了砸重金、造豪门,许家印还把恒大内部重奖重罚的一套用在了足球上,定下史无前例的“513”奖惩方案:赢一场奖励500万,平一场奖励100万,输一场罚300万。如果不是有人提醒他别太过严厉,他可能会实行最初设想的“505”:赢一场奖励500万,输一场罚500万,平一场不奖不罚。

貌似简单粗暴的金元战术,效果却立竿见影,至本文截稿(2011年9月4日),恒大在2011赛季开赛以来的全部21场比赛里未尝败绩,比中超积分榜第二名北京国安领先10分。许家印完全打破了足球圈原有的平衡。

甚至连对手也不得不叹服。开幕式花掉5000万,光招待全国媒体就花费500万元以上,恒大给普通体育记者安排五星级酒店。反观广州恒大的首轮对手大连实德,在广州的下榻之地只是一个有些老旧的四星级酒店。“这就是差距,恒大要是不赢这场球,在哪方面都说不过去”,大连球员感慨。那场比赛,恒大1比0击败实德。

有资深足球记者把许家印和万达的王健林相提并论:上世纪90年代,万达也靠烧钱打造了豪门。王健林曾带着一百多万现金亲赴现场观战,赢球后直接用现金犒赏球员。王健林投资足球6年,大连万达4夺联赛冠军,让大连足球达到了一个辉煌高点,也让万达成为了全国知名地产品牌。王健林当时的投入以千万计,10多年后,许家印在其末尾又添了一个零,“恒大只是比万达更明目张胆一些而已”。

有意思的是,时隔12年,当许家印在足球圈里纵横跋扈之际,王健林也在2011年7月3日宣布回归:万达集团三年至少出资5亿元人民币,全面支持中国足球振兴。这是建国以来中国体育史上最大的单笔赞助资金。

王健林将恒大比作鲶鱼,这种鱼生性凶残,速度又快,会迫使别的鱼也加速游动。

但相比王健林,许家印并不热爱足球。王健林甚至会在比赛中间冲进休息室里给球员们讲战术;而2010年恒大花了几千万引援,钱都花出去了很久,许家印还没认清谁是谁。

足球对许家印来说,可能只是生意。

在2011年恒大业绩交流会上,有记者问许家印,投资足球会不会影响恒大股价?许家印回答,投资足球是营销策略。在央视做广告一秒钟大概15万元,而广州恒大一场球至少90分钟,“你可以算一下,如果要做90分钟的广告,要多少钱?”

虽然把球赛的每一秒换算成央视的广告并无科学根据,但全国各地的球迷在看球的时候,也会看到了球员背心上的“恒大”两个字,频频天价引援,也让恒大成为体育版头条常客。

恒大地产在2010年实现的增长令人乍舌:销售金额504亿元,比2009年增长66%,比2008年增长7倍,比2007年增长17倍;毛利润和净利润分别同比2009年增长约7倍。

2011年8月30日,恒大发布2011年半年报,在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核心业务利润、销售面积、销售增长率、在建面积等多项数据上列全国第一。次日,恒大股价上涨4.32%至4.82元。

正如许家印所言,投入到足球的这些资金,与地产的销售规模相比较而言,“仅是百分之零点几的概念”。恒大2010年一年的广告成本就达8.88亿元,投在足球上的1亿,连广告的1/8都不到。

从2010年3月初恒大接盘广足,到今年9月,恒大股价从每股3.29港元上升到4.65港元(9月4日股价),升幅达44.86%。

许氏足球甚至有了效仿者,从2011年6月23日到26日,富力地产老板张力只用了3天,就将频临解散的深圳凤凰队变成了广州富力队,更戏剧性的是,张力透露,搞足球就是被许家印“忽悠”的。

其实在足球之前,许家印早就尝到了投资体育的甜头,恒大足球被很多人视为此前恒大女排的升级版。

2009年8月,砸下500万年薪和一套豪宅,许家印先成功请来一直在海外执教的郎平“空降”成立不久的恒大女排,此举引爆了国内外媒体的强烈反应。此后,郎平怀揣许家印的金元四处招兵买马,先后招揽了周苏红等中国女排黄金一代成员。有记者笑言,“郎平统帅的这支新军的影响力,甚至盖过了蔡斌带领的新女排国家队。”

当时恒大正重启赴港IPO,处于静默期,国际排坛上最负盛名的运动员、教练员郎平,为恒大积聚不少人气。

而现在看来,那次卷土重来的IPO,已成为许家印和恒大性命攸关的转折点,当时如果失败,现在许家印可能根本不会有资金和闲情雅致来玩足球。

越位的替补:首次IPO搁浅

在地产的足球场上,许家印并非首发。

1997年2月8日,许家印才在广州注册成立恒大地产,比朱孟依、杨国强和张力晚了足足4年。好在比赛在2008年才算真正开始,为了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拉动内需,政府决定催热房地产,2008年7月3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停止住房收入分配,中国住房进入商品化时代,此后便是中国房地产业的黄金10年。

替补出场的许家印靠补射才赚到自己的第一桶金。据说,他在没事时,还愿意到恒大的第一个项目──金碧花园去走走。

这个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的原广州农药厂地块。这是广州市第一块通过招拍挂出让的土地。当时广州本地的房地产公司都靠协议和关系拿地,这块并不繁华、地生人冷的土地,虽然便宜却无人问津。没有根基的恒大以1.34亿元的价格拿到了这块地,楼面地价仅为686元/平方米。

这块后来成就许家印的地块,纵然便宜,首期仍需500万的地价款。许家印通过银行贷到了300万,但草创的恒大如何获得这一大笔贷款,几乎没有任何公开资料记载。

金碧花园以2500元/平方米的低价开卖,开盘就创造了数千人排队的场面,当天销售过亿元。有业界人士保守估计,一个金碧花园让许家印有了五六亿的进账。

抓住别人漏掉的机会补射成功,并没有让许家印满足。“低价拿地,快速开发,低价出售”的经验屡试不爽,经过10年,恒大和富力、碧桂园一样位列“广东五虎”。

但这还不能满足许家印的野心,要实现企业规模和个人财富的几何级数增长,只有借助资本市场。

这也正合投行们的心意,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的佣金已经满足不了他们膨胀的胃口。他们四处物色那些缺乏资本运作经验但质地不错的中国公司,通过股权投资或提供贷款鼓动其大肆扩张,然后包装上市,换取高额回报。2006年11月至2007年9月,德意志银行、美林、淡马锡、瑞信等战略投资者陆续给恒大提供了9亿美元资金。

有了投行传球,许家印开始肆无忌惮地向禁区狂奔。

此前毫无异地经营和超级大盘开发经验的恒大,开始在全国大举圈地,土地储备从2006年不足600万平方米,到2007年9月暴增近8倍,达到4580万平方米,相当于2.5个碧桂园,一跃成为中国房地产界最大的“地主”。

许家印想让恒大走碧桂园走过的路:碧桂园于2007年4月成功在香港上市,当日市值即达到之前老大万科当日市值的1.5倍,也让大股东杨慧妍晋身新一代内地女首富。

而当时碧桂园在资本市场上最大的卖点,就是其1900万平方米的庞大土地储备。

因其更胜碧桂园的土地储备,恒大在2008年3月启动全球路演并公开招股时,美林和瑞信对其估值上限高达1300亿港元,超越当时市值最大的内地房地产股碧桂园。若恒大此番在港IPO成功,许家印身家可能在800亿港元左右,有望问鼎内地新首富。

看上去很美,但市场风向已在悄然变化。

恒生指数自2007年12月创下31000点记录之后急转直下,到3月13日恒大正式招股时,恒指已跌去30%.而恒大路演期间,贝尔斯登轰然倒塌。

看起来,是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打垮了恒大。但也有分析认为,真正关闭恒大上市之门的,是终于奏效的宏观调控:央行在2007年一年内4次加息。年末王石抛出“拐点论”并带头降价,到2008年初,因楼市转淡,中天置业、长河地产、创辉销售等一批房地产中介相继倒闭。

此前1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一直信马由缰地高速奔跑,现在终于被勒紧了缰绳。宏观调控之手引起了资本市场的不安,也掐紧了恒大的脖子。

当时基金和一些机构投资者的报价远低于恒大的最低询价3.5港元/股。许家印觉得不能承受这么大的折价,恒大上市搁浅。

目不斜视、只顾长途奔袭的许家印终于杀入了资本市场的禁区,却在临门一脚之际被吹越位,之前的努力几乎功亏一篑。

接下来,许家印不得不面对一片狼藉,恒大已经耗尽体力、元气大伤:相当于两个万科的天量土地储备大部分还等待开发、上百亿的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近10亿美元的机构投资者借款、至少25亿元以上的拖欠土地出让金。

到2007年9月30日止,恒大总负债已经达到140多亿港元,资产负债比高达95%.根据恒大的招股书,其上市融资也将主要用于还债,其中,53.6%用于支付未付的土地出让金及现行项目资金,9.1%用于部分偿还瑞信的结构担保贷款。

除了收拾残局,许家印还不得不忍受场内场外的嘘声。

潘石屹的SOHO中国没有参与疯狂圈地,他在自己著名的博客上发表了“百日剧变论”:恒大IPO搁浅,是2008年中国房地产界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国内货币政策从紧,国际资本市场走不通,未来100天是很多房地产公司发生剧变的100天。“过分的扩张、贪婪,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一定会受到惩罚”。

在恒大之后,星河湾、龙湖地产、阳光100等40多家排队上市的公司都在重新考虑公司策略。

此前,许家印好友邹锡昌的昌盛赴港上市失败,因身陷巨债,邹被迫将中华广场(广州地标之一)转手他人。

许家印前半生的媒体报道量,可能还比不上恒大上市搁浅那一个月。

有媒体调查发现,恒大的土地储备中有四分之一来自在江苏启东围海造田,这块土地成本只有1.2亿(后续如出租物业,仍需补缴部分费用),却被估值为300亿。恒大为快速囤地、制造上市卖点,拿到这块地的手段涉嫌违规操作,打擦边球变相协议拿地,恒大在云南清新县和郑州的两个项目也是如法炮制。

这家媒体将恒大上市未果概括为:被无限膨胀的野心所驱动,被无所不能的投行所蛊惑,一家中国房地产商如何由云端跌落谷底的故事。

被助攻:卷土重来终于破门

大肆举债──疯狂圈地──上市圈钱──还债和开发,这是许家印的如意算盘,如今却卡在了最关键的“上市圈钱”这一步。

资金断链,摆在许家印面前的是三条路:“卖工地”、“卖项目”、“增资扩股”。

他选择了增资扩股,对此,他的解释是为了恒大的品牌和长远发展:当时恒大向全国拓展的37个项目,有33个在建,都没有达到恒大的精品开盘标准,他认为轻易卖工地就是牺牲品牌,更把卖项目斥为“卖胳膊卖腿、卖儿卖女”。

而恒大此番私募成功,几乎全凭许家印一己之力。

许的交游能力很早就有体现:在舞钢期间,他硬是把鞍钢的全套热处理技术、规程,全部偷师回来,全凭他和鞍钢的老师傅关系好。这让他当时在舞钢的车间主任陆岳璋不得不感叹:“许家印你真有本事,我的面子就没那么大”。陆对许的提拔推荐语中,也有“善于搞人际关系”这一条。

这时挺身而出解救许和恒大的,是香港三大富商之一、有鲨胆彤之称的郑裕彤。许家印常常以英皇旗下的明星代言楼盘,因而结识英皇主席杨受成。据港媒报道,正是杨将许家印引荐给郑裕彤,二人在敢舍敢得这点上颇有共鸣。

当时许家印背负重压:“这之后的三个月,我主要的精力都在香港,差不多可以说在这里上班了,瘦了四五斤,但精神还不错。打拼地产界十余年,这三个月是我压力最大的一段时间。”

而在香港的三个月,不管多忙,许家印每星期都要和郑裕彤吃一两次饭,去郑家跟郑裕彤锄大地(香港扑克流行玩法),跟郑的儿子斗地主。

“上班三月”的结果没有白费,2008年6月,郑通过其控制的周大福以1.5亿美元入股恒大。连同其他投资者共计5.06亿美元的资金让恒大获得了喘息的机会,许家印也牺牲了自己16%的股权。

同时,郑还以4.78亿人民币获得恒大在佛山和武汉的两个项目约60%的权益。根据恒大招股书,这笔资金贡献了恒大2008年一半的税前利润。许家印第一次破了自己不“卖儿卖女”的禁忌。

这次私募让许家印和恒大在上一轮越位后喘过气来,但许家印却像“出生在越位线上”的AC米兰球星英扎吉一样,永远与最后一名后卫保持平行,不放过丝毫破门上市的机会。

这可能是迫于无奈,恒大招股书中有关“公司历史”的28页中,约有20页的冗长篇幅用来描述“引入金融投资者”,而魔鬼隐藏于细节之中:若恒大不能在2009年10月上市,按照此前多次私募融资时与金融投资者签订的对赌协议,许家印必须牺牲股权保证回报,这将会让他丧失恒大控股权。

许家印当然无法容忍。

但另一方面,说金融投资者逼迫恒大上市也很牵强。2008年10月份,恒大未能达到4.3亿美元贷款协议中最低业绩线,投行的人主动上门找许家印协商解决办法,许却以约好别人打高尔夫为由,只给他们10分钟时间。

有分析认为,对于金融投资者而言,面对手握海量土地的恒大,他们虽然身为债主却占不到任何便宜——只有恒大明白这些土地是怎么拿到的,该怎么开发、消化,即使真的控股了恒大,这些只能拨弄算盘的手未必能代替许家印拯救恒大。

可以说恒大和金融投资者已经被绑死在同一条船上,相互裹胁,一荣俱荣、一毁俱毁,只有尽快促成恒大上市,两者才能解脱。

重新开启恒大上市闸门的,同样是宏观调控之手:为应对金融危机,2008年年底,占据社会投资总额25%,带动相关50个行业的房地产被政府列为“拯救”重点。

卡紧恒大们脖子的巨手又松开了,但香港IPO市场也转变了口味。

在恒大路演第一周,一位曾经参与恒大IPO的投行人士问遍香港主流基金,却没有一家下单。与恒大同期的明发集团和禹州地产,前者公开发售的认购率还不足一半,后者则决定以招股价下限定价;2009年12月27日,因“机构认购价太低”,卓越地产成为这一年第一个中止IPO的公司。

申银万国(香港)证券联席董事郑家华曾分析,大规模土地开发的住宅开发商正在失宠,当时土地市场上演的国进民退揭示,即使土地隐性储备丰厚的央企也在被迫买一些地王,这可能意味着大量囤积土地的模式难以为继。

这回许家印没有再度越位,得益于在关键时刻接到的精准助攻,传出这一球的,又是郑裕彤。

2009年10月19日,恒大地产首日路演午餐会上,这位84岁的香港新世界集团主席在记者的团团包围中,力挺恒大“买得抵”。伴随郑同来的还有他的富豪朋友们,华人置业主席刘銮雄、中渝置业主席张松桥、长江实业执行董事叶德铨、融资大亨“朱太”朱李月华、“壳王”陈国强等也都表示将认购恒大。之后,他们又和郑裕彤一起离开。

“路演第一天的富豪是一个暗示:有大佬捧场。有资金就可以顺带炒一把,一般不会赔,”一位曾参与恒大上市的投行人士分析。事实证明恒大的策略确实有效,在路演最后3天,一些基金终于跟随富豪入场。

10天后,恒大地产结束香港IPO路演,获得国际配售11倍超额认购,公开发售部分超额46倍,于11月5日上市,成为当时市值最大的中国内地房地产企业。

许家印这次抓住了机会,终于攻破资本市场之门,成功问鼎中国大陆新首富。

中央集权和标准化

恒大在全国范围内狂飙突进、急速扩张的势头,让很多人想起了之前孙宏斌的顺驰,但两者的内部管理却风格迥异,这也决定了两者的不同命运。

顺驰很像乔治。奥威尔在《向加泰罗尼亚致敬》中描写的马克思主义统一工人党军团,无论军衔高低,大家相互以“同志”称呼,穿着破烂又不统一的制服,共享香烟和信仰。但这群理想主义的反法西斯战士甚至不能保证准时开赴前线。

而恒大则像芭芭拉。塔奇曼在《八月炮火》中写到的一战德国大军,计划精细到某段时间通过某段铁路的德国列车有多少节。

孙宏斌在顺驰内部被直接称为“老孙”,他主张对员工充分放权,对于公司细节参与很少,即使是十几亿地的投标也授权给分公司做。与之截然相反,在舞钢当车间主任时就有“小皇帝”之称的许家印,在恒大推行的“紧密型集团化管理模式“带有极强的中央集权色彩:恒大把权力集中于许家印一人之手,总裁夏海骏和常务副总裁李纲虽然位列第二、第三交椅,却也更多承担执行者的角色。各地分公司也只事执行恒大总部的决策。

恒大每一个楼盘都要经过许家印亲自审批。前美林亚太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蓬钢曾和许家印合作三年之久,称许“少有地实现了眼光和细节的结合,很多事情都亲力亲为,甚至小到门把手的选用”。

中央集权渗透了恒大的方方面面。正如《地产江湖》作者肖宾所言,许家印让恒大周围形成了一个利益一致的商圈。

在恒大的招股书上,“竞争优势”这部分内容里第一项写着:“我们是中国标准化运营的大型精品地产领导者”。

用许家印自己的话讲:“我们是一个标准化运营的企业,比如我们现在要到南昌开发,不出3小时就可以派出团队,达到5天之内动工,在半年内开业的速度,因为我们有一整套的标准在那里。”据说,恒大能够做到不同城市同一类型的项目,路灯的型号、大门、门把手都是一样的。

蓬钢曾认为恒大2010年80亿的利润目标难以实现,却并不怀疑恒大能完成2010年高达740万平方米的天量交付面积,“恒大地产最大特点是全国标准化的运营模式,企业执行力非常强,奖励机制也定得比较明确,只要老许定了任务,底下人连奔带跑地一定能做到。”

而根据恒大2010年报,恒大2010年实现利润80.25亿,竣工建筑面积898.8万平方米。

通过中央集权,许家印把恒大扩张的节奏掌握在自己手中,巨细无遗的制度和成型的标准则保证了恒大在全国大范围开工的执行力。

谨小慎微的高调者

恒大上市当天,恰逢福布斯富豪榜公布,戏剧性的是,许家印因恒大上市成功,以422亿元身家超越王传福,问鼎中国内地首富,让这份榜单当日就失去时效。

按照原计划,上市终于成功,恒大本来安排了一场盛大的新闻发布会。但在许家印成为首富的消息传开后,所有的公开庆祝活动,都被立刻取消了。

许家印并不是个低调的人,特别是和杨国强比起来。在碧桂园的网站上,你找不到杨国强的一张照片,甚至连“杨国强”这个名字都难见踪影;而在恒大的网站上,许家印的名字和大幅照片却无处不在。

相比在媒体上只露过寥寥几面的杨国强,许家印应对媒体来明显更主动和老道。

广州媒体甚至有这样的传言:许家印委托恒大人力资源部老总刘永灼,在春节前邀请广州各大媒体吃饭,和刘永灼同行的恒大员工必须把广州各媒体的人灌醉灌倒,完不成任务最高罚到1万。

许家印在公众场合只谈“恒大模式”、足球、排球等,而他自己的生活,例如他的家庭、子女、人生观、世界观却不为世人知晓。

个人许家印和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这两个许家印之间的巨大鸿沟耐人寻味。他年少时的朋友用“清高”形容他,在恒大官方网站他被称为“许家印教授”,据说他这位“老三届”在学校时也读北岛和舒婷。但恒大每次开盘却都会打“明星牌”,请明星代言吸引眼球,这种赤裸裸的营销在二、三线城市频频奏效。

回顾恒大首轮上市搁浅时,许家印表现得云淡风轻:“当时各种声音都有,有说许家印逃了,有说恒大死定了。我当时就让公司员工沉住气,只需要埋头把问题解决了。”

但据蓬刚讲:“我们挡着其他投资者,别打架逼债,别起诉,许家印经常半夜两三点打电话,扛不住了,压力太大了。”

这位“地产枭雄”可能并不像他表现出来得那么强悍。

有媒体报道,在恒大,只有唯一一个部门的领导能享受集团副总待遇,这个部门专职负责许家印的形象,把许家印作为个人的痛苦、烦恼、幸福、快乐完全隐藏起来。

他始终隐身在恒大背后,却很少有人能从他投下的巨大阴影中推断他的面孔。

广州恒大最终以1比7输掉了对皇马的这场比赛,但主席台上的许家印却并无愠色,当他看到皇马一个又一个的进球之时,反而面有笑意。

前一天,8月2日,皇马主席佛洛伦蒂诺带领全队出席恒大基地剪彩仪式,双方俱乐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合作筹建亚洲最大的足球学校。

许家印在地产足球场上好像进入了中场休息状态,开始“不务正业”。除了卖房子和弄足球,恒大的触角还在继续延伸。

去年年底,恒大集团斥资8.5亿元成立文化产业集团,下设电影、院线、唱片、动漫、经纪等五大文化创意公司。

许家印的解释是:“文化产业是我们未来10年、20年、30年从战略高度深入考虑的,例如拍摄一部电视剧是2000万元,跟地产的销售1000亿元的差距是不成比例的。”

这可能是他为下半场做的准备。

有分析人士认为:地产商进入体育和文化产业,也有可能是在调控下出于无奈,“富力地产今年受到调控影响,上半年销售额只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35%,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商利用并不太多的资金进军文化体育产业,未免也是‘多元化’分散风险的明智之举。”

许家印的计划是:未来三年内,在全国设立150余家恒大影城。

他可能要把恒大狂飙突进的风格延续到院线上来,跟据他自己推算,目前恒大在全国有200多个楼盘,如果每一个楼盘都开设配有6到8块屏幕的恒大剧场,200个楼盘就是1200-1600个屏幕,“目前还没有哪个企业有上千个屏幕的规模,因此我们发展院线是有基础的”。

这样的战术是否真能成功破门,为恒大开辟新的增长点,只有看许家印和恒大在场上的表现了。(文/姚坤)

本文摘自《钱经》2011年10月期

一些事一些情在线收听与下载

一些事一些情在线收听与下载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


*

×